作者:LEYU乐鱼时间:2024-12-23
源头把控,打造“会呼吸”的海绵型建筑小区;与自然景观融合,建设美丽舒适海绵型道路;“渗滞结合”建设美丽生态海绵型公园……目前支撑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地方标准已正式实施。
2月21日,记者从市建设局(人防办)了解到,该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制的《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导则 》等7项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。
十七户湿地公园。受访者提供
标准适用于指导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筑与小区、绿地、道路和广场等系统新、改、扩建项目的设计与施工,填补了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项目设计的空白。
通过7项标准实施,运用海绵城市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六字方针,结合乌鲁木齐市特殊的地理气候及地质条件,采用“渗先蓄后、净滞结合、多用少排”的策略,制定技术合理、经济可行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,指导2021—2023年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。
小区雨水断接组合示意图 受访者提供
据悉,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,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方式的转型。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呼吸自如,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充分发挥建筑、道路和绿地、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 ,有效控制雨水径流,实现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。2021年,乌鲁木齐市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第一批示范城市。
下沉式绿地示意图 受访者提供
通过7项标准的实施,将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,标志着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长效机制落地生根。随着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不断落地,乌鲁木齐市规划区范围内地表径流逐渐减少,城市内涝得到缓解,地下水得到补充,也让市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城市品质提升。
让城市顺畅“呼吸吐纳”
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的顺利推进、建设成果的有效巩固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。海绵城市建设地方标准的出台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运维的全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那么海绵城市究竟怎么建?
从源头把控,打造“会呼吸”的海绵型建筑小区。建筑小区海绵建设项目从建设之初就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因地制宜地将透水铺装、下沉式绿地、雨水花园、雨水立管断接等巧妙地落实在海绵小区的建设中,以“源头减排”和“渗滞结合 ”为主要设计理念,同时结合景观及绿化效果,功能和美观兼具。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动,建筑小区变成了一座“会呼吸 ”的花园,可对雨水进行“呼吸吐纳”。
与自然景观融合,建设美丽舒适海绵型道路。行走在海绵道路上,不光能感受到园林式风景,映入眼帘的还有各式各样的“海绵基因”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,两侧景观道路多采用渗透铺装,机动车道、人行道、绿地上的雨水均可通过坡度顺畅进入海绵设施内,多余雨水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入市政管网;植物设计时将常规灌木、草本植物、水生植物等进行组合搭配,既较好解决了海绵设施冬季效果欠佳的问题,又能确保海绵设施雨水净化功能的有效发挥。
“渗滞结合”建设美丽生态海绵型公园。夏季,在十七户湿地公园,随处可见的旱溪、植草沟与雨水花园等绿色生态设施格外醒目。雨水经过海绵设施的转输、收集与存蓄,真正实现自然下渗、自然积存与自然净化,多余的雨水则通过管网溢流进入和平渠。同时,绿化配置时注重发挥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,积极营造水生植物环境,充分发挥“海绵体” 的污染物消减能力,进一步改善水质。与传统绿化景观中常见的石材地面不同,公园内选用的是高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,这些材料是“会呼吸的场地铺装”,便于雨水下渗,补充地下水,同时也易于蒸腾、释放土壤中的水分。
-乐鱼官网